盡管吊足了各方胃口,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仍未公布,這一受到格外關注的改革方案或許要等到今年3月的兩會后了。
2015年是國企改革深入推進的關鍵年。而備受矚目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可謂吊足各方胃口。國資委官員早在1月初便密集放風稱:“國企改革‘1+N’方案有望春節前出臺。”不過現在看來,恐怕要等到全國兩會后方能一睹方案的“廬山真面目”了。
一旦該方案出臺,全國性的國企改革將進入密集爆發期。
《經濟參考報》2月13日援引權威人士消息稱,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經過數輪討論和修改,有望在兩會后出臺,國企改革混改門檻將進一步放寬,競爭性領域所有制資本參與的股權比例限制也將進一步放寬。而據人民網2月1日報道,全國兩會(即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將分別于2015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上述權威人士還向該報透露,目前國有企業之間相互交叉持股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輪國企改革的重點是要看其在引入民資、外資等其他所有制資本的比例和程度。而在混改比例上,國企改革將進一步加大向民資開放力度,在競爭性領域,國資投資運營機構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或根據投資收益最大化引入戰略投資者,不要求絕對控股。
國資委宣傳工作局相關負責人并未直接回復界面新聞在置評請求中提出的相關問題,并稱“關于這個事,目前還沒有更多的消息可對外發布”。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說:“估計現在誰都搞不清楚國企改革方案具體發布的時間,不過,這也不能說明利益相關部門之間對方案存在什么分歧。”
公開信息顯示,國企改革整體方案由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總攬,具體方案由國資委、財政部、發改委和人社部四個部門分工負責。其中,國資委負責國企的功能定位與分類改革,發改委負責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辦法,財政部負責資本經營預算等資本管理體制改革,人社部則主要負責薪酬改革方案發布后的細則制定。
在今年1月初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研討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在論壇上做主題發言時提到,2014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依據《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對涉及國資委的重點改革任務,制訂了初步意見方案。“1+N”改革措施里的大部分,有望在春節前出臺。其中“1”是指先出臺一個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N”是指十幾個配套方案。
目前,全國31省份的兩會都已經召開完畢,在各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涉及到了今年地方國資改革事宜!督洕鷧⒖紙蟆奉A計,全國地方國企改革或將撬動24萬億市值。
可以肯定的是,地方國企改革也已經進入加速期。在剛剛結束的地方兩會上,吉林、上海、浙江、河北等地均在國資投資運營平臺搭建上推出了實質性政策。其中,吉林提出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上海市提出建立國資流動平臺,發展公眾公司,推動集團公司的整體上市和核心資產上市;重慶市則明確要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試點;廣東省將著力推動國有資產證券化;北方的河北省今年也將推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試點,加快省屬國有企業核心資產上市和整體上市。
彭建國注意到,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點是混合所有制和員工持股,表明國企改革方案討論已涉及改革深水區。他進一步認為,目前改革難點在于既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又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目前國家特別重視國有企業反腐敗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如果不規范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操作,不陽光操作,肯定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彭建國說。
彭建國介紹,目前參與方案的制定者們正在從區分哪些國企能夠進行混改、推出負面清單、規范陽光交易、防止利益輸送和完善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股權結構設計等諸多環節展開研究。
他建議,有條件的國企應該鼓勵員工參股,真正把企業發展和個人利益捆綁起來。他也透露說,員工持股將選擇部分央企試點后推開,有可能會選擇原來部分試點企業或其他一些競爭領域的企業進行試點。
“而如何解決一股獨大問題,才是改革全面深化的關鍵。一股獨大問題的核心就是國資管理模式必須改革,國資委從管理資產到管理資本、產權管理和人事管理脫鉤有可能解決這一問題。”彭建國說。
彭建國預測,頂層設計改革方案出來后央企改革試點應該會有比較大的突破。但他也認為,國企改革不是孤立的存在。給國企松綁離不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國資委本身有著強烈的改革愿望,但在實際操作細則上,各部委之間尚未達成共識,亟待決策層拍板。
(摘自:2月14日 《經濟參考報》)